中国央行借入国债,开启无锚印钞时代?

中国央行借入国债,开启无锚印钞时代?

背景

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中国央行近期的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借入国债并进行无锚印钞的政策,这一做法引发了对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担忧。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政策的背景、风险及其可能的影响。

无锚印钞的定义

无锚印钞指的是央行在没有实质资产或外汇储备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印钞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这种做法常常用于缓解短期经济压力或支持政府开支,但长期可能带来通胀等负面影响。

中国的现况

中国央行在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和地产市场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借入国债并进行无锚印钞被视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之一。然而,这一做法可能引发多方面的风险。

在2024年7月1日下午1点10分,中国央行发布公告:

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情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针对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国债借入操作。

公告发布后,中国国债期货直线走低,30年期主力合约一度跌1.09%,10年期主力合约跌近0.4%。而A股也在午后接力反弹,本周一上证指数大涨0.92%。

通胀风险

无锚印钞最直接的风险是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过多而商品和服务供应未能同步增加时,物价将上涨,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税负。中国已经面临一定程度的通胀压力,无锚印钞可能使情况更加恶化。

金融市场稳定

大规模的无锚印钞还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当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货币失去信心时,资本外逃现象会加剧,进一步削弱该国的经济基础。中国央行的政策动向已经引发了国际投资者的担忧,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波动。

政府债务问题

借入国债本身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度的国债负担可能影响政府的财政健康,限制未来政策操作的空间。中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经不小,进一步增加债务可能带来长期的财政风险。

国际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无锚印钞如果引发严重的通胀或金融动荡,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影响全球供应链,对其他国家的经济稳定造成压力。

结论

  1. 人民币发行的锚,由过去锚定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逐步变成去锚定国债
  2. 中国央行决定向一级交易商借入国债,以抑制债市过热,以利于资金回流股市

图为近五年中国大盘走势

中共央行的无锚印钞政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刺激经济,但长期风险不容忽视。通胀、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政府债务问题都是需要警惕的潜在危机。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稳健和透明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後編輯時間:2024/12/16
#通货膨胀#无锚印钞

Chu Paosong

Z新闻文章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