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银行因乐观情绪提高中国股票指数目标

全球投资银行因乐观情绪提高中国股票指数目标

目录

您可能想知道

  • 为什么全球投资银行对中国资产持乐观态度?
  • 哪些因素推动了对中国股市指数的上调展望?

主要话题

本周,四大国际投资银行对中国市场表示乐观,这反映在对中国主要股票指数目标点位的上调预估之中。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计划在2025年提升MSCI中国指数的预期。高盛和瑞银注意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兴趣和乐观情绪增加。

3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颖及其团队发布报告,上调了几个主要中国指数目标点数至2025年底。他们重申了对中国市场的积极看法,这受到预期收益改善和潜在估值调整的推动。修订后的目标点包括恒生指数25800点、国企指数9500点、MSCI中国指数83点,以及沪深300指数4220点。这种乐观情绪基于三个关键原因: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好于预期,收益预测上调,以及估值更接近新兴市场标准的可能性。

摩根士丹利的决定标志着他们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第二次上调中国指数的预测。此前,2月19日,他们将MSCI中国指数的评级上调至“中性”,预测由中国的技术进步推动的持续回升。2025年的目标点分别设为恒生指数24000点、国企指数8600点和MSCI中国指数77点。

摩根大通3月26日发布的报告中,他们的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明迪及其团队将MSC鑫中国指数的熊市/基准/牛市场景目标点从58/67/76分别调整为70/80/89。他们还将MSCI中国指数中的消费和医疗行业的评级从“中性”上调到“增持”。

同样在3月26日,金智晶,高盛中国股票研究主管,观察到今年中国股票已经上涨了20%,但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基于基本面的提升。然而,外部风险因素和获利回吐压力可能会放缓增速。此前,高盛已将他们的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上调至85,这归因于人工智能进步带来的增长潜力。这一预测考虑到到2025年12倍的市盈率,相对于目前的11.5倍,以及预计每股收益增长9%,而普遍估计为8%。

这些乐观观点主要受到中国市场基本面的改善的强化。摩根士丹利指出的三年多来首次突出的表现,这归功于积极的公司策略和加速的技术和人工智能投资。因此,他们已经上调了MSCI中国指数2025和2026年的收益增长预测分别至7%和9%。他们预期该指数的估值将与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估值趋同,消除长期以来的折价。

摩根大通建议中国股票拥有相对优势,有利政策、良好的收益增长轨迹和合理的估值被预计行业进行广泛的AI技术使用,如DeepSeek将有助于节省成本,并预计其增收效果将于2025年显现。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可能提升消费者信心。

根据3月25日的报告,瑞银的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预测A股下游行业的利润率恢复和低收益基数,CSI 300指数的每股收益可能从2024年的1%增长到2025年的6%。“历史平均估值并不是上限,表明2025年的市场估值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

关键见解表

方面描述
乐观展望主要银行对中国市场前景持正面看法。
关键驱动因素收益改善、潜在估值调整、政策支持。
投资兴趣全球兴趣增长,聚焦于AI和技术行业。

之后...

展望未来,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展代表了有希望的探索领域。这些发展承诺将革新各个行业,提供重振增长和创新的机会。通过促进对这些技术的战略投资,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可以继续引领创新和应用转型性解决方案的道路。 确保支持性的政策和保持开放、合作的国际对话将是利用这些进步带来更广泛经济利益的关键。

最後編輯時間:2025/3/29
#恒生指数

數字匠人

闲散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