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低迷:在全球紧张局势中,七月活动下降

中国制造业低迷:在全球紧张局势中,七月活动下降

前言

在七月,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一次超出分析师预期的显著收缩,标志着连续第四个月的下降。在经济增长放缓、中美关税紧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降至49.3。此下降是自四月以来长期收缩趋势的一部分,突显出中国经济持续面临的挑战。

懒人包

七月份的制造业收缩显示中国持续面临挑战,加上经济放缓和未解决的美国贸易问题PMI降至49.3,强调了持续的收缩。

正文

中国七月份的制造业活动再次未达预期,延续了四个月的下降趋势。根据路透社的调查,官方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下降至49.3,低于预测的49.7。这个持续低于50点的水准反映了制造业的收缩,而非扩张。

这一持续收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上海 Tidalwave Solutions 的高级合伙人 Cameron Johnson 所述,天气相关的挑战以及订单战略性地转向低关税国家如越南,对于降低的 PMI 有贡献。生产转移预计将稳定接下来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同时与美国的关税重新谈判继续进行。

自四月以来,两个世界领先经济体之间的重大贸易紧张局势正在酝酿,双方对彼此的商品加征超过100%的关税。尽管在五月达成了暂时停火,实际关税率降至约43%,但该协议预计将于八月中旬到期。尽管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高层会谈,但未宣布延长停火,使得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美国与越南签订了一份贸易协议,规定对制造于其他地方并经由越南进口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对制造于越南且运往美国市场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

进一步了解中国最新的 PMI 数据,显示出七月就业、新订单和原材料库存等子指数的收缩。就业指数微升至48,而新订单大幅下降,表明潜在的长期挑战。

国家统计局将七月的 PMI 下降归因于淡季效应和恶劣天气条件,包括极端高温和暴雨干扰生产活动。遗憾的是,这些天气条件还导致了人员伤亡,北京因暴雨导致30人死亡。

高盛的分析师强调了系统性的经济问题,如反内卷化政策,旨在减少过剩产能,这些政策正在影响制造业。制造业 PMI 显示产出和库存减少,但价格上升,而受天气影响,建筑业 PMI 下降。

六月的数据表明,出口按年增长5.8%,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美国出口的减少。然而,GDP 增长从第一季度的5.4%放缓至第二季度的5.2%。非制造业 PMI 也反映出放缓,降至50.1。

这些数据与下半年经济放缓的预测一致。住友三井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秦勇表示,企业已经增加了订单以对冲关税不确定性,在当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订单的动机有限。勇指出,从八月开始,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尤为明显。

然而,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即使增加对人口增长的补贴,中国领导人也没有明确表示将启动重大经济刺激措施。

如果美中贸易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压力可能减少,政策干预也可能减少,正如美国银行的分析师指出的那样。最新的政治局会议的通报没有提及可能的降息和额外的房地产市场支持,而是强调了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的风险。

关键洞察表

方面描述
PMI 下降七月的 PMI 为49.3,反映自四月以来的持续收缩。
天气影响极端天气导致生产放缓和人员伤亡。
美中关税未解决的关税加剧了经济放缓。
出口趋势尽管面临美国贸易紧张局势,出口在六月增长了5.8%。
最後編輯時間:2025/7/31
#关税

Mr. W

Z新闻专职作家